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5篇
  免费   1651篇
  国内免费   1247篇
测绘学   163篇
大气科学   417篇
地球物理   5153篇
地质学   3951篇
海洋学   402篇
天文学   85篇
综合类   313篇
自然地理   599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253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309篇
  2018年   291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285篇
  2015年   354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418篇
  2012年   484篇
  2011年   481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503篇
  2008年   537篇
  2007年   500篇
  2006年   523篇
  2005年   422篇
  2004年   415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298篇
  1999年   260篇
  1998年   314篇
  1997年   291篇
  1996年   272篇
  1995年   254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1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21.
历史地震资料与地震的中长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障诊断模型的基本内容是根据动态系统的外部特征来判断系统内部是否发生故障及确定故障发生的部位、时间和大小。由于故障诊断技术在监测及诊断故障的思路上和地震预报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把故障诊断技术应用于地震预报是可行的。由于该模型与其他数学模型一样,需要有较多的学习过程,所以历史地震资料在该模型中有重要作用。而其中的鲁棒性故障诊断模型在抑制各子模型的个性,凸现其共性方面有其特有的性质,所以把它作为一种综合模型,能抑制各子模型的个性,突出在地震预测方面的共性,从而提高预测的精确性。本文根据一个实例,说明了这种综合性模型的可行性。在文章的最后,由信息量的分析,说明了模型的鲁棒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2.
震源时间函数与震源破裂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现代数字地震学的两个重要概念。一个是震源时间函数,另一个是地震震源的时空破裂过程。首先,从地震断层位移表示定量出发,介绍震源时间函数和震源破裂过程的基本概念。然后,分别介绍两种从远场地震记录中提取震源时间函数和获取有限断层面上时空破裂过程图像的反演方法。  相似文献   
123.
科技期刊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面对开放的世界性大市场的直接冲击 ,我国出版发行行业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优胜劣汰 ,会直接考验每个出版社、每份期刊。为了使我国的期刊在竞争中成为胜者 ,探讨了科技期刊参与竞争的困难与优势 ,提出了如何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竞争力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4.
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对华南地区12例中强以上地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8例在震前响应比值有明显的高值(Y≥2.0)异常显示,通过对响应比值随时间变化特征的分析发现,响应比对5级左右地震有较好的中短期预测效果,因此响应比理论可作为本区地震预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5.
卓群 《华南地震》2002,22(3):76-79
岩石破裂实验,地球岩石层断裂构造运动,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过程等研究表明,地震活动的时间、空间和强度分布特征具有分形结构。作为一种分维理论的应用,本文利用厦门数字化地震遥测台网的数据,采用信息的分析方法,对福建省的地震多发区-漳州、华安、龙岩地区的地震活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讨论了信息维随时间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6.
无线局域网技术在地震应急指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987年寻乌地震时应急指挥通信方面的回顾,结合当前无线通信技术在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和快速反应过程中的最新应用,阐述了作为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技术标准和特点。及其在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工作的作用和应用模式等。  相似文献   
127.
李桂华  何家斌 《地震研究》2002,25(2):163-165
采用一致的地震震相和台网布局,应用昆明数字地震台网资料,对2002年月1月4日-1月7日的漾濞地震及序列作进一步核定,得出了更精确的地震震源位置,并作出三维空间图。  相似文献   
128.
隔震及超高层建筑的地震反应观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1年5月24日和6月20日分别发生了宜良4.2级和呈南3.6级两次地震,架设在云南省抗震培训中心隔震大楼和昆明佳华广场的结构强震观测台阵记录了这两栋建筑物对这两次地震反应。本介绍了获取的记录,并分析了两栋建筑物的地震反应情况。  相似文献   
129.
Under seismic excitation, liquefied clean medium to dense cohesionless soils may regain a high level of shear resistance at large shear strain excursions. This pattern of response, known as a form of cyclic mobility, has been documented by a large body of laboratory sample tests and centrifuge experiments. A plasticity-based constitutive model is developed with emphasis on simulating the cyclic mobility response mechanism and associated pattern of shear strain accumulation. This constitutive model is incorporated into a two-phase (solid–fluid), fully coupled finite element code. Calibration of the constitutive model is described, based on a unique set of laboratory triaxial tests (monotonic and cyclic) and dynamic centrifuge experiments. In this experimental series, Nevada sand at a relative density of about 40% is employed. The calibration effort focused on reproducing the salient characteristics of dynamic site response as dictated by the cyclic mobility mechanism. Finally, using the calibrated model, a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conducted to highlight the effect of excitation frequency content on post-liquefaction ground deformations.  相似文献   
130.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both deterministic and statistical approaches are useful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arthquake hazard. Although the most reliable estimates of seismic hazard can only be based on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earthquake mechanism,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the appropriate methods provided by recent statistical theories is also important in seismic risk analysis.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in regions wher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eismicity and geologic structure is tenuous at best. We are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developing better statistical treatments of data for regions with little known seismic activity. To this end, we have applied three statistical methods to the historical record of seismicity in relatively quiet regions of eastern North America. These are: (1) the threshold method for tail inference, a new theory for modeling earthquakes with sizes above a given threshold, (2) the ‘bootstrap’ technique in whi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unknown population are simulated by replacing the true population by an estimated one, and (3) a technique to estimate the number of earthquakes below a given size, in order to compensate for the under-reporting of small earthquakes in most catalogs. A combination of these techniques has been used to estimate the probabilities of future large earthquakes for the regions studied. Because of limitations imposed by existing catalogs, the size estimate used has been maximum intens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